疲勞後,著地策略會跟著改變

不同跑姿對長跑表現的影響甚大,過往研究已知,中前足著地的跑者有較好的力學優勢,此類跑者可有效發揮下肢的彈性位能,進而提升長跑的經濟性。然而,中前足跑者在推蹬階段,蹠屈肌群須做較大的功以進行推蹬,因此較易產生局部肌群的疲勞。過去探究疲勞對跑姿影響的實驗多針對後足著地的跑者,並未對中前足跑者進行分析。

2022年發表於Gait & Posture期刊的一篇研究,針對不同訓練量(Highly Trained, HT,一週跑量72 kmModerately Trained, MT,一週跑量35 km)的跑者,依最大攝氧量測驗的成績進行個別化的疲勞介入,並透過力板和動作分析系統等設備觀察不同程度的跑者於疲勞前後的運動學與動力學差異。

訓練量較低的中前足跑者疲勞後易轉為後足著地

實驗結果發現,不論訓練量多少(HT及MT),多數參數在疲勞後皆會出現顯著變化。運動學方面,觸地初期(Initial Contact, IC)踝關節矢狀面與冠狀面角度皆在疲勞後有較多的背屈以及外翻,觸地期(Contact Phase, CP)的屈膝角度也會增加;此外,步頻與步長皆增加,觸地時間則會減少。更進一步比較發現,MT組於疲勞後的變化更為顯著,其中又以觸地時的外翻與背屈角度,以及踝外翻角度變化最為明顯。

除此之外,疲勞對兩組跑者的影響在動力學方面更為突出,下圖顯示,兩組在疲勞前的觸地階段地面反作用力峰值並無差異,但疲勞後 MT(圖下)會有明顯的變化,訓練量較少的組別在疲勞後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圖形會從原先的單峰轉為雙峰,此變化即代表跑者從原先的中前足著地轉為後足著地。

疲勞後,著地策略會跟著改變

上、下圖分別為HTMT兩組跑者疲勞前後之地面反作用力曲線,虛線為疲勞前,實線為疲勞後,可明顯看出MT組疲勞後曲線有所變化。
圖片來源: Gait & Posture, 91, 240-246.

經實驗可發現,疲勞介入後,訓練有素的跑者(HT)跑姿較穩定,且疲勞後著地形態較不易改變,在疲勞後仍能夠維持中前足著地的跑步型態。這也代表,訓練較精實的跑者在比賽的後段仍能夠維持既有的力學優勢,進而取得較佳的運動表現。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跑者們一個反思,當我們在調整跑姿的同時,往往會傾向較具優勢的動作(中前足跑法)做練習。然而,倘若跑者只單純針對動作進行改變,卻沒意識到該姿勢需要具備一定的肌力以及體能水平,則極有可能提升比賽時或比賽後運動傷害發生的機率。因此,對長跑者而言,跑姿的調整需要同時考慮身體素質的狀態。

參考文獻:

Urbaczka, J., Silvernail, J. F., & Jandacka, D. (2022). Effect of training volume on footstrike patterns over an exhaustive run. Gait & Posture, 91, 240-246.

加入會員看更多

更多最新文章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