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最經濟性的跑姿真的存在嗎?
在之前的文章"何謂跑步經濟性?"我們有提到過,想了解跑步的效率可以使用跑步經濟性來衡量,因此許多科學家一直試圖探討影響跑步經濟性的因素。不過在過去的研究中,大部分影響跑步經濟性的生物力學參數都有著矛盾的結果,例如觸地時間,有些研究發現觸地時間長一點對跑步經濟性有益、有些研究發現短一點較佳,也有研究認為觸地時間跟跑步經濟性之間沒有關聯。同樣的例子還有著地策略,有些研究支持前足著地,有的研究則認為後足著地較經濟。除此之外,在觀察肌電訊號跟跑步經濟性的關聯上,腿後肌群在剎車時的活化會增加代謝需求,而觸地前拮抗肌的共同收縮則會降低代謝需求。儘管每個研究都能合理的解釋生物力學參數跟跑步經濟性之間的關聯,不過相互衝突的結果很難實際應用在訓練上。
有學者認為會造成這種現象是因為:不存在標準跑步姿勢,因為不同的跑步姿勢節省能量的方法不同。為了證明這樣的觀點,Thibault Lussiana等人在2017發表了一篇研究,比較兩種型態的跑者跑步經濟性的差異。研究使用的區分法為Volodalen法 (見下圖),這種方法是請觀察者用五個評分標準、每個標準1到5分來幫受試者評分,再依照分數分為兩種跑者。得分低於15分者為貼地型跑者,高於15分為飛躍行跑者,貼地形跑者較重視向前推進而非向上推進,飛躍行跑者則靠彈力的儲放來增加飛行時間。研究團隊認為這種區分方法在實際訓練中較易應用,且這兩種跑步型態都會出現在路跑比賽中。
兩種跑步型態的跑步經濟性相似!
下圖是研究的結果圖,白色長條表示飛躍型跑者,黑色長條表示貼地型跑者,RE指的是跑步經濟性。研究團隊發現飛躍型跑者和貼地型跑者擁有相似的跑步經濟性,貼地型跑者有較長的觸地時間,觸地時腿部的壓縮距離也較長,研究團隊認為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貼地型跑者主要節省能量的機制是減少對抗重力,在觸地時藉由較多的腿部壓縮來避免剎車,再將能量轉移朝前方推進;而飛躍型跑者主要是因為較佳的下肢剛性搭配伸展-收縮循環所以更能利用彈性能量。
從肌電訊號也可以驗證這個機制,飛躍型跑者比地面跑步者表現出更早的腓腸肌活化,有利彈性能的儲存;飛躍行跑者觸地期的大腿前後側肌群共同活化現象也比較明顯,這樣可以增加膝關節的剛性。另一方面,貼地型跑者的半腱肌活化峰值較大,半腱肌屬於腿後肌群(使膝蓋彎曲),是產生向前推進力的重要肌群,因此可以應證貼地型跑者的節能機制。
作者認為沒有哪種是標準答案,建議教練在訓練時不需要硬性規定跑者的跑步型態,就跑者最自然的跑步動作去訓練即可,但作者認為此研究結果無法提供不同型態的訓練建議。
加入會員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