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表現恢復,運動傷害可能還未復原

膝蓋十字韌帶重置手術,是許多運動員的夢靨,統計顯示,有三分之一的十字韌帶重建患者無法恢復原先的運動水平,且復發率達50%。因此,對膝蓋十字韌帶重建的運動員而言,如何學會與傷病共處,且能審慎評估回場訓練的進程是非常重要的。跳躍測試 (Hop Test) 是一項常見的臨床評估指標,評估依據為透過健側腳與傷側腳的跳躍距離作比對,若雙邊的跳躍距離差異不大,則視為可恢復正常訓練的標準。然而,這項測試依據有一項被人詬病的問題,在於跳躍距離無法測出患者更細部的動作的機轉,如髖、膝、踝在起跳與落地時的作功比例。

為了找出更有依據的十字韌帶復原衡量標準,2021年發表於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的研究,透過動作捕捉系統配合測力板,比較前十字韌帶重建患者雙腳在Hop Test 測驗下的差異,試圖驗證跳躍距離的對稱性是否為可靠的衡量指標,或是有其他更適合的復原評斷標準。

健側與患側腳的跳躍距離無法做為十字韌帶術後恢復的依據

實驗結果發現,前十字韌帶重建後的受試者雙腳跳躍距離對稱性達97%,以先前的臨床標準而言被認為是適合恢復正常運動的狀態。但如圖所示,不論起跳或落地階段,傷側腳膝關節所做的功皆低於健側腳,兩階段膝關節做功的對稱性分別為起跳69%與落地88%,對比於跳躍距離,皆未符合過往評估回場訓練的標準。

各關節的分工比重比跳躍距離更適合評估恢復程度

從研究結果可發現,即便傷側與健側有一樣的運動表現(跳躍距離),但動作細節卻有很大的差異,傷側腳不論在推蹬或落地階段,皆出現明顯的代償作用,髖關節與踝關節會透過做更大的功,以補足膝關節力量上的缺陷。因此,此研究建議臨床工作者,以跳躍距離評估十字韌帶術後恢復程度會有一定程度的高估,未來須透過更多面向來評估患者是否能恢復正常訓練或運動,如此才能有效降低傷害的復發率以及拉近患者術後與術前的能力水平。過去科技尚不發達,跳躍距離或許是唯一可獲得的臨床數據,但時至今日,各類的穿戴式裝置或影像分析軟體已可精準分析人體細部的動作,或許未來的運動醫學臨床工作者,能藉科技之便,以相同的檢測方式,觀察出更細微,且更具意義的判讀參數。

運動表現恢復,運動傷害可能還未復原

起跳與落地階段,傷側腳、健側腳以及控制組的出力(做功)比較圖:從紅虛線處可看出,起跳與落地階段,傷側膝關節所做的功皆小於健側與控制組(落地各關節皆做負功,故數值越小,做功越大)。
圖片來源: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1)

參考文獻:

Kotsifaki, A., Whiteley, R., Van Rossom, S., Korakakis, V., Bahr, R., Sideris, V., ... & Jonkers, I. (2021). Single leg hop for distance symmetry masks lower limb biomechanics: time to discuss hop distance as decision criterion for return to sport after ACL reconstruc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加入會員看更多

更多最新文章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