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臺師大新聘教授Dr. Philip X Fuchs引薦,造訪薩爾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Salzburg),經由運動科學系(Department of Sport and Exercise Science)教授Dr. Herbert Wagner帶領,參觀了各個運動科學實驗室、儀器設備及運動訓練設施,才發現奧地利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就在同一地點,因此也趁機了解奧地利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運作模式。
奧地利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位於薩爾茲堡南邊小鎮Hallein,緊臨阿爾卑斯山,結合薩爾茲堡大學運動科學系,為訓練頂尖運動選手設計,包括大學、宿舍和屬於訓練中心的森林,佔地大約20公頃。室內運動設施包括:多功能運動館、游泳池、田徑、射擊、網球、2個體操館、3個肌力和體能訓練館、4個實驗室、及運動醫學和治療設施;室外運動設施包括:天然草皮足球場、人造草足球場、田徑場、網球場、沙灘排球場、攀岩場、籃球場、直排輪曲棍球場、附近河邊存放划艇的房屋、森林中的慢跑步道、健身和訓練站、遊樂場、交叉訓練場、自行車道。環境非常優美,交通尚稱便利。
訓練中心被大學、訓練機構及軍方,以名為“Schul-Sport-Modell (SSM)”的模式廣泛使用,該模式主要由政府資助,發展年輕運動員的雙重職業生涯(菁英運動和大學教育),以及俱樂部和個人等私營部門和開放每個人都可以來使用的公眾設施。整個場地可供輪椅使用,因為其理念是包容所有人並促進各項運動活動。學生宿舍提供給學生,外部員工、訪客和有限的軍人住宿。
該中心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國家)提供資金。額外的收入來源是租賃設施和研討會場地給其他機構、聯盟、俱樂部和個人。資金來源55%來自於國家政府,45%來自於地方政府,這不包括贊助商、捐贈者、私人租賃、活動等額外收入,因為這種收入非常少,不會影響使用權利/責任的分配。重要的是,奧地利的所有體育運動政策都是由地方政府負責,而高等教育是由國家負責,因此,這意味著55%的財政來自於國家是為大學而設計的,而45%則是用於其他方面(全民運動、俱樂部、軍隊等)。因此,不同單位的使用權利與國家和地方的財務資助有關。這種55%、45%的不等分配是有其目的,以便在發生分歧時有一個明確的優先順序(即大學)。它之所以能夠運作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使用時間通常會有系統性的不同:俱樂部和公眾傾向於在晚上需要設施,而大學可以在早上和下午方便使用它們。大學和軍隊之間的協調並不那麼複雜,因為兩者在計劃上都有一定的靈活性,軍隊使用也相對較少(少數運動員,有限的時間)。
這個系統似乎運作得非常好,並且對所有各方都非常有益,因為在建立這個系統之前沒有可模仿的案例,現在大學擁有良好的運動設施,而這是大學單靠國家提供的資金無法實現的,該地區也有一個運動中心,提供各方和公眾使用,這比地方政府所能提供的任何運動中心都要大且更好。
訓練中心運動場館
整個參觀過程,除了感受到運動設施被充分利用,也看到運動科學的理論被廣泛應用於不同族群(菁英運動員、一般大眾、軍人),見識到國際一流水準的訓練場地,也見識到教練與運動科學密切配合,更可以由不同單位和諧共用同一批設施,了解奧地利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與大學及地方間密切的配合。而於運動場外,我們看到舒適地生活環境,並與周遭居民的融合,提供選手一個無後顧之憂的訓練及生活的環境。臺灣近年在訓練設備與運動科學也投入不少資源,後續應該要建立更完善之配套制度,整合大學運動科學資源善盡社會責任,充分利用場館資源及運動設施,更全面協助不同族群(菁英運動員、一般大眾、軍人等)提升表現促進健康,發揮1+1>2的功效。
加入會員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