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運動科學訓練與小選手培育

體操東奧發光

臺灣體操好手「世界貓王」唐嘉鴻在今年東京奧運體操全能項目,一舉拿下世界第7名的成績(84.798),為臺灣體操寫下嶄新歷史;更在全能決賽中獲得單槓項目全場第二高分(14.766),向全世界證明了單槓項目的頂尖實力。然而,嘉鴻能有今日的表現並非一蹴可幾,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曾經歷多次錯誤訓練、累積嚴重運動傷害與多次開刀,過程極盡痛苦,幾乎要放棄體操。直到2015年加入臺師大體操隊,才正式開啟頂尖選手培育的第一步。臺師大體操隊教練翁士航,本身為選手後轉型教練,對於競技體操選手需求相當了解,目前為臺師大運動競技學系助理教授,運動科學博士,長年著手運動科學訓練研究,並運用本身研究專業協助嘉鴻與團隊訓練。使嘉鴻如虎添翼,陸續於國際賽事展翅高飛,期間斬獲2017卡達世界盃地板金牌、2017新加坡公開賽全能、地板及單槓金牌、2018亞洲運動會地板銀牌、單槓金牌、2019亞洲體操錦標賽單槓銀牌、2019世界大學運動會單槓金牌。

體操運動科學訓練與小選手培育

唐嘉鴻在東京奧運體操全能項目斬獲世界第7名的成績,並在單槓項目完美落地獲得全場第二高分

體操科學化訓練

翁士航教練具備運動科學背景,所以更能了解運動科學對於選手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翁士航長年研究震動訓練對於體操運動員表現的效果,也將其融入體操團隊訓練中,結合不穩定表面進行訓練,讓選手半蹲站在震動訓練台上的平衡板上接受高頻震動刺激,藉此提升選手的跳躍、衝刺速度與敏捷表現。除了身體素質的鍛鍊,翁士航也結合穿戴式感測器來進行動作分析。以嘉鴻為例,翁士航與臺師大運動競技學系相子元教授(亦為國訓中心奧運代表隊運動科學總召集人)的研究團隊,運用慣性感測器分別收集腰部及雙腳的加速度與角速度數據,藉此評估嘉鴻下槓前的離心力、空中轉體技術,以及著地時的動作技術與衝擊力,進一步找出能否完美落地的關鍵因素。透過研究團隊分析的關鍵數據,並結合翁士航科技部研究「慣性式阻力訓練對於下肢穩定性與神經肌肉活化分析」,本次奧運會唐嘉鴻明顯透過運科協助增加兩項優勢:一、落地穩定性提升 (2019年,完美落地36.3%;2021年,完美落地72.7%;進步36.4%);二、所有選手E分最高 (53.198),即扣分最少。

體操運動科學訓練與小選手培育

翁士航與相子元研究團隊,運用慣性感測器量測,分析出唐嘉鴻能否完美落地的關鍵數據

扎根幼苗從小師大開始

臺師大體操近年在國際賽事屢獲佳績,不僅培育出許多優秀運動員,也不遺餘力地往下扎根幼苗,有計畫性的培養小小體操選手,推廣體操全人教育。翁士航於2013年成立「小師大體操隊」,在校方與體育室的支持下陸續於國內大小賽事獲得亮眼成績 (成立迄今共獲89金68銀43銅),並在2017年正式成立「臺師大(推廣)體操社團」,共同經營討論如何普及推廣體操於校內。基於如何能更穩定招生,成就更多小小體操選手,次年,翁士航協同校友於2018年創立「小大師體操俱樂部」,正式開啟校外體操推廣與擴大小師大招生管道。直至今日透過臺師大體操隊、臺師大(推廣)體操社團、小師大體操隊、小大師體操俱樂部,已逐漸成形並奠定體操推廣成果與小師大體操幼苗栽培管道。相信在校方支持下,兼具未來品德教育與實務訓練完美結合運動科學的基礎下,將可以穩定的培育出下一代品德優異學術兼備的「小小貓王」。

體操運動科學訓練與小選手培育

小師大體操隊

參考文獻:

翁士航、高裕軒、柯耀雲、麥劉湘涵、俞智贏 (2018)。不同振幅振動訓練結合不穩定表面對體操選手速度和敏捷能力之影響。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27輯, 19-26。

加入會員看更多

延伸閱讀

更多最新文章

回頂部